探索音乐的本质
-musicus简评
前段时间通关了musicus,内心五味杂陈,恍惚间无法抑制自己强烈的表达欲。
musicus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最开始,我是抱着游玩kirakira的心情来游玩musicus的,但当我通关了musicus之后,我忽然发觉,12年时光过去,四十岁的濑户口本人对音乐以及人心的探讨变得愈发深入了。
如果说kirakira是从外向内的作品,那么musicus是自内而外的。
与更专注于现实本身的kirakira不同,在维持现实氛围不变的前提下,濑户口在musicus里,将更多笔墨,倾泻在音乐和人心本身上。濑户口用四条线,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他对音乐全方位的理解。
让我们看看四条线的结局,就明白了。
1)、尾崎结局,尾崎结局里主要描绘了音乐所给予人的现实效用,定时制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借由音乐找到了自己应走的道路。
2)、香坂结局。主要阐述的是音乐最本能的效用,那就是演奏音乐会让观众和演奏者开心,让所有接触它的人享受当下。这就是音乐最初最基本的效用。 3)、最重要的澄结局,澄这条线表面上不濑户口,事实上这条线非常濑户口。
濑户口在Kirakira一直致力于描写冰冷的现实以及炽烈的内心,那为何他这次要写这么一条黑暗到底的线呢?
个人认为这是濑户口在这里想表达音乐是一个人内心的投射器与放大器。还有一点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加深刻地诠释濑户口对音乐的理解,这一点放在三日月结局展开说。
而且这里正好蕴含了我对另一个问题的理解,即本作主角对马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最开始我也觉得对马馨有点面目模糊,但后来借由每个角色之口,我大概勾勒了男主的形象。 主角对马馨,实际上是一个感情淡薄到近似于机器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极度压抑自我情感的,倾向于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的人。这使得他在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又无法正确认识到别人对他的情感。因此他会在本线考虑让三日月单飞,全然没意识到三日月对他的依赖。这也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悲剧。
那么濑户口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位主角呢?个人认为濑户口需要这样性格的主角让他得以用澄线和三日月线两条线男主形象的转变来塑造他对音乐的理解。 澄线里的对马馨,以更利好三日月个人发展为理由,将三日月赶走,又由于风雅患病,他全然不顾乐队众人对他的信赖,解散了乐队,后来他的内心越来越封闭,创造的音乐也越来越自我,甚至自私到让澄堕胎,最后亲手毁灭掉了自己曾重视的一切,三日月、乐队众人、自己的家庭、澄,所有的一切都被他毁掉了。
刚推完这条线的时候,我也在疑惑,这太不kirakira了,12年的时光究竟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濑户口的kirakira虽然致郁,但他很少以绝对的黑暗绝望作为一条线的结尾。后来一想,不,这就是濑户口会写的东西。而且这个结局,某种程度上与te三日月结局一样重要。
因为这一条线,就是musicus的男主个人线,就是musicus的绮良里end1,这条线的结局之所以如此黑暗,正是因为与前岛鹿之助不同,本作主角对马馨,在不做改变的时候,心理就是如此的“黑暗”。而音乐,恰好起到了“放大”的所用。只不过在kirakira的绮良里end1,音乐传达了前岛鹿之助性格中豁达一面,而澄end,传达出的,却是深埋在对马馨心中的绝对黑暗。
那么,音乐放大了对马馨心中的哪一部分黑暗呢?
正是逃避与自私。
在澄线,随着对马馨不断地沉溺于创造属于自我的完美乐曲而忽视观众感受的时候,他对音乐的偏执也因此投射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让他逃避与自私的一面无限放大。 因此他数年来逃避社交与现实,窝在出租屋里创作音乐,他不愿意参加他音乐引路人花井的三周年纪念演唱会,明明不爱澄却为了自我慰藉和澄发生关系,又在澄怀孕并坚决表示想生下孩子之后,因逃避责任让澄选择了堕胎。 至此,我们悲哀的发现,当濑户口敲定对马馨的性格特征之后,对马馨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在这条线迎来这样的结局。
说实话,最初我通关这条线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岁月究竟对濑户口做了什么,以至于让濑户口对音乐都如此绝望了。
知道通关了最后的结局,我才发现并不是。
因此让我们聚焦于濑户口廉也写的te,也就是三日月线。看看三日月线里男主的变化。
4)、三日月结局,在三日月这一条路线里,濑户口传达出了他个人对音乐以及人生的真正理解。
首先,相比于澄线,三日月线有什么不同呢?
最主要的分支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对马馨没有赶走三日月,反而明确地表达了对三日月的信任与依赖,这让男主得以与乐队以及三日月建立了更为牢固的联系,也是男主这台机器人难得的一次展露心扉。 正是这一念之差,对马馨背负起了所有队员以及三日月的人生,带领乐队走向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救赎了三日月,更救赎了自己。
直到这里,濑户口才完整阐述了他对音乐的全部理解。只看澄线其实是不完整的。直到这里,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濑户口廉也,对音乐的看法是一以贯之的,只不过,相比于20来岁的自己,40来岁的濑户口廉也的想法更加深入了。
他并没有过度地贬低音乐,也没有过度地夸大音乐。澄线只是他全部想法的一部分。 在他眼里,音乐究竟能发挥正面职能还是负面职能,更多取决于自我是否在音乐中汲取了正面的力量。
我观青山,青山观我。你投射给音乐什么,音乐就会回报给你什么。
在这条线的最后,濑户口借花井与主角之口阐述了他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麻药,音乐是骗术,这一点仍未改变。但即便如此,摇滚仍有意义。所谓的摇滚即是在黑暗中寄予人勇气的力量,即便这份勇气是麻药,即便这份勇气是骗术,这些都无妨,信者即救赎、信者恒幸福。
音乐真正应该发挥的职能,正是赋予人们勇气。健全人们的心灵。 而对马馨本人,正是音乐这项职能的完美体现。澄线逃避责任的男主与三日月线背负全部责任的男主形成了鲜明对比,濑户口廉也通过这两个结局,从正反两方面漂亮地完成了自我表达。
现在回看澄这个end,就明白为何要设置这样的一个end了。澄end的作用,正是为了和三日月end做一个对比,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了濑户口本人对音乐的认识。
音乐就在那里,当你相信音乐会带给你勇气的时候,音乐就会带给你勇气,当你为了逃避和自私堕入音乐的时候,那么音乐也会将这些负面情绪投射给你。 这就是音乐,如麻药和骗术一般的音乐,所谓音乐,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骗术与麻药。
但尽管如此,请您相信勇气,拥抱美好。因为这样音乐会给予你勇敢面对人生的力量。所以,屏幕前的少年少女们,向这个狗娘养的世界,献上你全部的爱吧!
做一个总结,濑户口廉也用musicus的四个结局阐述了他对音乐的全部理解,与kirakira不同,单看任何一个结局都无法完整理解濑户口对音乐的看法。 当你完整玩完整个musicus,才会发现,濑户口依然是那个濑户口,那个用爱来对抗狗娘养的世界的濑户口。
探索音乐的本质
-musicus简评
前段时间通关了musicus,内心五味杂陈,恍惚间无法抑制自己强烈的表达欲。
musicus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最开始,我是抱着游玩kirakira的心情来游玩musicus的,但当我通关了musicus之后,我忽然发觉,12年时光过去,四十岁的濑户口本人对音乐以及人心的探讨变得愈发深入了。
如果说kirakira是从外向内的作品,那么musicus是自内而外的。
与更专注于现实本身的kirakira不同,在维持现实氛围不变的前提下,濑户口在musicus里,将更多笔墨,倾泻在音乐和人心本身上。濑户口用四条线,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他对音乐全方位的理解。
让我们看看四条线的结局,就明白了。
1)、尾崎结局,尾崎结局里主要描绘了音乐所给予人的现实效用,定时制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借由音乐找到了自己应走的道路。
2)、香坂结局。主要阐述的是音乐最本能的效用,那就是演奏音乐会让观众和演奏者开心,让所有接触它的人享受当下。这就是音乐最初最基本的效用。
3)、最重要的澄结局,澄这条线表面上不濑户口,事实上这条线非常濑户口。
濑户口在Kirakira一直致力于描写冰冷的现实以及炽烈的内心,那为何他这次要写这么一条黑暗到底的线呢?
个人认为这是濑户口在这里想表达音乐是一个人内心的投射器与放大器。还有一点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加深刻地诠释濑户口对音乐的理解,这一点放在三日月结局展开说。
而且这里正好蕴含了我对另一个问题的理解,即本作主角对马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最开始我也觉得对马馨有点面目模糊,但后来借由每个角色之口,我大概勾勒了男主的形象。 主角对马馨,实际上是一个感情淡薄到近似于机器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极度压抑自我情感的,倾向于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的人。这使得他在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又无法正确认识到别人对他的情感。因此他会在本线考虑让三日月单飞,全然没意识到三日月对他的依赖。这也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悲剧。
那么濑户口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位主角呢?个人认为濑户口需要这样性格的主角让他得以用澄线和三日月线两条线男主形象的转变来塑造他对音乐的理解。 澄线里的对马馨,以更利好三日月个人发展为理由,将三日月赶走,又由于风雅患病,他全然不顾乐队众人对他的信赖,解散了乐队,后来他的内心越来越封闭,创造的音乐也越来越自我,甚至自私到让澄堕胎,最后亲手毁灭掉了自己曾重视的一切,三日月、乐队众人、自己的家庭、澄,所有的一切都被他毁掉了。
刚推完这条线的时候,我也在疑惑,这太不kirakira了,12年的时光究竟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濑户口的kirakira虽然致郁,但他很少以绝对的黑暗绝望作为一条线的结尾。后来一想,不,这就是濑户口会写的东西。而且这个结局,某种程度上与te三日月结局一样重要。
因为这一条线,就是musicus的男主个人线,就是musicus的绮良里end1,这条线的结局之所以如此黑暗,正是因为与前岛鹿之助不同,本作主角对马馨,在不做改变的时候,心理就是如此的“黑暗”。而音乐,恰好起到了“放大”的所用。只不过在kirakira的绮良里end1,音乐传达了前岛鹿之助性格中豁达一面,而澄end,传达出的,却是深埋在对马馨心中的绝对黑暗。
那么,音乐放大了对马馨心中的哪一部分黑暗呢?
正是逃避与自私。
在澄线,随着对马馨不断地沉溺于创造属于自我的完美乐曲而忽视观众感受的时候,他对音乐的偏执也因此投射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让他逃避与自私的一面无限放大。 因此他数年来逃避社交与现实,窝在出租屋里创作音乐,他不愿意参加他音乐引路人花井的三周年纪念演唱会,明明不爱澄却为了自我慰藉和澄发生关系,又在澄怀孕并坚决表示想生下孩子之后,因逃避责任让澄选择了堕胎。 至此,我们悲哀的发现,当濑户口敲定对马馨的性格特征之后,对马馨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在这条线迎来这样的结局。
说实话,最初我通关这条线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岁月究竟对濑户口做了什么,以至于让濑户口对音乐都如此绝望了。
知道通关了最后的结局,我才发现并不是。
因此让我们聚焦于濑户口廉也写的te,也就是三日月线。看看三日月线里男主的变化。
4)、三日月结局,在三日月这一条路线里,濑户口传达出了他个人对音乐以及人生的真正理解。
首先,相比于澄线,三日月线有什么不同呢?
最主要的分支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对马馨没有赶走三日月,反而明确地表达了对三日月的信任与依赖,这让男主得以与乐队以及三日月建立了更为牢固的联系,也是男主这台机器人难得的一次展露心扉。 正是这一念之差,对马馨背负起了所有队员以及三日月的人生,带领乐队走向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救赎了三日月,更救赎了自己。
直到这里,濑户口才完整阐述了他对音乐的全部理解。只看澄线其实是不完整的。直到这里,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濑户口廉也,对音乐的看法是一以贯之的,只不过,相比于20来岁的自己,40来岁的濑户口廉也的想法更加深入了。
他并没有过度地贬低音乐,也没有过度地夸大音乐。澄线只是他全部想法的一部分。 在他眼里,音乐究竟能发挥正面职能还是负面职能,更多取决于自我是否在音乐中汲取了正面的力量。
我观青山,青山观我。你投射给音乐什么,音乐就会回报给你什么。
在这条线的最后,濑户口借花井与主角之口阐述了他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麻药,音乐是骗术,这一点仍未改变。但即便如此,摇滚仍有意义。所谓的摇滚即是在黑暗中寄予人勇气的力量,即便这份勇气是麻药,即便这份勇气是骗术,这些都无妨,信者即救赎、信者恒幸福。
音乐真正应该发挥的职能,正是赋予人们勇气。健全人们的心灵。 而对马馨本人,正是音乐这项职能的完美体现。澄线逃避责任的男主与三日月线背负全部责任的男主形成了鲜明对比,濑户口廉也通过这两个结局,从正反两方面漂亮地完成了自我表达。
现在回看澄这个end,就明白为何要设置这样的一个end了。澄end的作用,正是为了和三日月end做一个对比,从正反两个角度阐述了濑户口本人对音乐的认识。
音乐就在那里,当你相信音乐会带给你勇气的时候,音乐就会带给你勇气,当你为了逃避和自私堕入音乐的时候,那么音乐也会将这些负面情绪投射给你。 这就是音乐,如麻药和骗术一般的音乐,所谓音乐,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骗术与麻药。
但尽管如此,请您相信勇气,拥抱美好。因为这样音乐会给予你勇敢面对人生的力量。所以,屏幕前的少年少女们,向这个狗娘养的世界,献上你全部的爱吧!
做一个总结,濑户口廉也用musicus的四个结局阐述了他对音乐的全部理解,与kirakira不同,单看任何一个结局都无法完整理解濑户口对音乐的看法。 当你完整玩完整个musicus,才会发现,濑户口依然是那个濑户口,那个用爱来对抗狗娘养的世界的濑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