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周年际的辟谣 | 丑小鸭与文字祸愿望单抽奖活动

质量还可以的剧情作。网上对其评价充满争议,我自己推完以后感觉也很矛盾,好像有点感动又好像有点不爽,不知道该给好评还是差评。如今借着出了官中重新以相对客观的心态重新过了遍剧情,这次感动的心情几乎消失了,几乎全是不爽了,当初第一次推完时那种矛盾的心态的来源也大概明白了。因此,这篇文章以喷为主。

 

几条个人线的剧情质量都确实很不错,可以说都是Merry Bad End,有种缺憾感但又带点温馨,那种尽管很痛苦但是放下过往选择继续前进的惆怅感挺不错的,单独拿出来我都会给好评,不过这些个人线不是本文重点,重点在TE。

 

TE给人的感觉很不爽,对我来说最令人不爽的是TE对于复仇的处理方式。本作可以说是以复仇为剧情核心要素。序章里说男主要复仇。3个女主的个人线里时不时出来强调一下男主要复仇,但个人线是女主或者其相关人士要复仇,最后被男主阻止放下复仇的故事。白熊线知道了仇敌是谁,做了些暗示,但仇是什么,男主为什么要复仇,新岛夕一直在当谜语人,始终没透露过。到了TE,终于轮到男主复仇了,本作最大的悬念,即男主的仇是什么,也揭开了。之后要去复仇的男主在一群小伙伴围攻下,在去世的恋人的开导下,最后放下复仇的执念,迎接自己光明的未来。演出弄得很好看,但通完以后越细想越觉得这故事离谱。

复仇可以说是古今东西的故事或者文艺创作中最经典的题材之一了。主角选择放弃复仇并不是不行,但要有说服力。要让放弃复仇有说服力,一个关键在于仇是什么、仇敌是谁。绫线、夜线、希线最后相关人员都放弃复仇了,虽然本人遭受不平深感痛苦,但客观来看他们的遭遇和男主相比并不是那么特别严重的事,前途光明的学生因为暴露了是gay遭到退学,才能出众的运动员被同行抹黑算计,负责任的老师为保护学生挺身而出却背黑锅被开除,都是些世上很常见的不平,要复仇的对象也是环境、舆论、大众之类的比较抽象的东西,女主或相关人员放下过往继续前进,虽然让人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但不是不能接受。但在TE揭露的男主的仇可不一样。

男主小时候,家里在当地是名门望族,男主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小恋人举行订婚派对,兼做两座城市合并的庆典,众多亲朋好友以及来宾祝福两人光明的未来,一片合乐幸福,然后宴会现场遭到政敌的炸弹袭击,数百人死伤,男主的母亲、小恋人及其父母、众多亲朋好友以及无辜民众当场丧生,其他还有许多人身受重伤,像兰一样留下了终生无法治愈的伤痕。男主和父亲幸存,但爆炸案之后男主家的政敌随即对男主家的势力进行围剿,男主父亲郁郁而终,男主孤身一人住在惨剧发生后变成废墟的酒店被兰养大。数百惨死的无辜者的冤魂无法昭雪,死后化为怨灵不得往生。此等惨剧,就连守护当地的神灵都感到震怒,要对这座城市降下灾祸作为惩罚。

父母的血仇、恋人的血仇、众多亲友与无辜死难者的血仇,以及作为母亲和姐姐只身一人把男主养大的兰的血仇,这仇恨不管放到古今东西什么社会背景下都是最高一等不共戴天的了。俄瑞斯忒斯也只是父亲被母亲和奸夫谋害,哈姆雷特也只是父亲被杀王位被夺,高龙巴也只是父亲被政敌假装成强盗放冷枪打死,基督山伯爵也只是在和恋人的订婚派对上被诬告逮捕,赵氏孤儿虽说也是被灭了满门三百余口,但作为罪魁祸首的政敌只是进谗言并没有直接动手。男主则是在自己的订婚派对上,被杀害了母亲、恋人以及众多亲朋好友,之后一族的势力被消灭殆尽。放在古典作品里男主背负着这种程度的血仇,是应当也必须复仇的,放弃复仇是绝对不可能被接受的选项,身负如此大仇却不去复仇反而会被众神唾弃,被复仇女神或者死者的怨魂降下诅咒。像男主父亲那样幸存后一门心思复仇,不择手段复仇,即使没成功也要死不瞑目化为怨灵久久弥留于世间继续复仇才是古典作品中的人物应采取的正当行为。但这种程度的血仇就这么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了。

 

现代娱乐作品里根据剧情走向最后放弃复仇也不是不行,有不少成功的优秀作品的例子,但是要在剧情中降低仇恨烈度和仇人的责任,给仇人开脱并提高观众对仇人的观感,也就是说要想办法给仇人“洗白”。

如果男主的复仇对象是不特定的群体或者不定型的社会思潮,男主要复仇会牵涉众多殃及无辜也就罢了,但并不是。男主本人(不考虑女主樱)的复仇对象只有爆炸案幕后黑手这明确的一个人,只要把这一个人捅死就复仇成功,众多冤魂昭雪。

如果惨案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或者仇人并非本意也就罢了,但剧情并没有这么说。白熊线结尾仇人本人说了几句表示责任并不全在自己身上的谜语人对话,本来以为有什么是非曲直,但TE里木叶咲耶把事情经过从头到尾捋了一遍才发现完全没有什么复杂背景,直接动手的可能不是他本人,但是在幕后牵线搭桥的也没别人了。

如果仇人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或者作为受害方的男主家本来有什么过错也就罢了,但并不是。爆炸案之前男主家和仇人虽然有争权夺利,但并不是你杀我我杀你杀的有来有回那种,男主父亲用灵力搞事是在爆炸案之后复仇心切,而女主的母亲就算被炸死了还在担心神灵降下的灾祸给当地带来灾害,甚至使用同样惨死在爆炸案中的樱的灵魂来镇压诅咒。男主家和女主家看起来就只是受到当地神灵眷顾拥有灵力守护地方的名门,两家小孩子情投意合正好进行联姻巩固势力,完全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正在给家里的两个小孩子开派对庆祝就突然毫无防备地全被炸死了。至于爆炸案的动机连点稍微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没有,就只有最无聊又最恶臭的争权夺利,只是为了防止男主家和女主家联姻做大,于是把他们都炸死然后独占当地的利益。

如果复仇对象深受良心苛责已经经受惩罚,或者为弥补罪行一心为社会做贡献为善众多也就罢了,但并不是。幕后黑手把男主家和女主家都除掉以后独占全市利益,担任议员大权在握,还兼任市内第一名校的理事长。掌握巨大的权力却对城市的安定和繁荣没啥贡献,当权的市里的权力者全是一群垃圾混蛋,管着的学校里的教师除了一名以外全是不关心学生一出事就只想着撇清责任的无德教师,在其他几名角色的个人线里可是把人恶心坏了,间接来看可以说是几名小伙伴们所遭受的不公的最终来源。然后仇人本人每年2月在学校办校庆来玩,每年3月参加游行出风头,好不风光,完全没有受到法律或者社会的制裁,虽然在结尾说了些不知道像不像是在反省的话,但那副不痛不痒的样子完全说不上有什么良心谴责。

如果故事设定在什么杀人如麻人命如草芥的战乱或者末世背景或者架空世界,那种背景不把血仇当作什么不可原谅的深仇大恨就罢了,但这作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现代日本,就是银行员工从半泽直树父亲的小工厂抽贷导致经营失败间接导致他自杀,半泽直树能为了这记恨几十年最后大仇得报的现代日本。大部分人都过的和平顺心如意,以至于其他几名小伙伴为了一点(相对男主而言的)小屁事就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在各自的个人线里要搞事要复仇,如果不是男主拦着指不定捅多大娄子。到TE里才知道,在和平的现代日本,男主和女主的家系几百口几乎被灭门,男主背负着几百条人命的血海深仇要复仇,除了重考生以外的小伙伴知道以后反倒想尽办法阻挠男主,把一点屁事的仇看得那么重却把几百条人命的仇看得那么轻。真有你的啊新岛夕(竖中指)。

 

要让主角放弃复仇有说服力,另一个关键在于放下仇恨的过程。这也是这作里最离谱的地方。现代娱乐作品里有不少放下仇恨的成功例子,一般来说这类复仇剧的主角就算要放下仇恨,放下仇恨的过程也基本上是:主角踏上复仇之路后,逐渐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和仇敌的苦衷,意识到自己复仇行为的后果和可能对周围造成的损害与已经造成的损害,最后和仇敌面对面深入交流,纠结之后选择原谅对方或是和对方和解的那种放下仇恨。争议很大的最后生还者2也是遵循这个基本套路,虽说写的太烂导致不能在情感上说服玩家。

这作却并不是这样,男主放下仇恨的过程中一直没见到仇敌。男主在最后一个冬天结识了学校里的几名小伙伴,交到了恋人,之前一直苦大仇深的男主度过了几个月快乐的日常生活,觉得日常生活过得好爽啊,如果去复仇就过不了这么爽的日常生活了,最后在执行复仇计划的前夕被小伙伴们和恋人的幽灵劝了一下,就表示要继续过快乐的日常生活,这样就放下了仇恨。附在男主身上的无辜横死的数百冤魂被用退魔灵刀强制驱除了,死不瞑目的父亲的怨灵最后冒出来,还被男主驱散了。不客气的说法是,河野初雪,你妈炸了(字面意义上的母亲被仇人炸死了),你却贪图享乐贪生怕死放弃了复仇。见过复仇的最后选择原谅放下仇恨的或是选择和解放下仇恨的,还真没见过复仇的最后选择摆烂放下仇恨的。真有你的啊新岛夕(竖中指)。

 

说到这我想到另一部以复仇为题材的作品淑女同萌,虽说那作的TE剧情也有些让人难绷。成田真理也是被杀了包括妹妹在内的全家要复仇,他吃饭想着复仇,睡觉想着复仇,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仇。他在异国他乡孤身一人,改换身份,积攒财富,发展关系,锻炼能力,培养部下,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一心为了回来复仇。回来以后学园生活过得很爽,但他还是从来没忘记复仇。前面提到的能给仇人洗白的几条这作全占了。人命如草芥的世界观,序章里最合我喜好的女角色轻易就被弄死了,一点风波都没引起,一点痕迹都没留下。男主本家腐烂不堪,男主和妹妹小时候没少受折腾,反而仇人有苦衷和为了人类进步的这一大义。犯完事之后仇人也并没有沉溺于权力或享乐,而是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推动人类进步。仇人办的学园庇护和监视着能力者,不让能力者被外界危害也不让能力者危害外界,把仇人杀了会导致学园崩坏大量能力者流离失所被害甚多。当年灭门惨剧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仇人某种意义上只是被幕后黑手诱导。最后男主与仇人在决战时当面对质,一边对战一边进行着理念与灵魂的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感服于仇人的意志和信念。即使这样,男主击败仇人表示敬意后,仍然毫不犹豫地手刃仇人表示大仇得报,并坦然面对复仇的后果(难绷的剧情从这里开始了)。这才是正常的复仇剧和古典悲剧式的复仇者。相比之下河野初雪日子过得太爽就摆烂不想复仇了,简直就是现代荒诞剧的主角,TE路线的BE里抱着垂死的绫和仇人同归于尽的结局反倒是显得正常的多。

 

不过真的推的时候,不细想的话体验倒没有那么差,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剧本家高超的叙事技巧的集中体现了。

游戏剧本一开始先卖个关子,男主是幽灵之子,男主要复仇,但仇是什么仇,仇敌是谁,就是不说,吊着玩家。设定上男主还失去了记忆,虽说知道仇敌是谁,但仇是什么仇男主也不知道。一群诡异的幽灵附在男主身上,天天告诉男主要复仇要复仇,几条个人线里,男主和妹子谈情说爱,日子过得很开心,但这群幽灵总是出来提醒男主复仇,打扰男主泡妹子。TE里,男主和小伙伴们以及女主过上了快乐又丰富多彩的校园日常生活,但这群幽灵还是时不时出来提醒男主复仇,不知道仇恨内容的男主和玩家只会觉得烦,以为这群幽灵在忽悠人。快到大结局了,女主消失了,男主被幽灵催着要执行复仇计划了,剧本才安排一名次要角色简单讲述了当年的惨案和仇恨的来源。然后一群小伙伴去阻止男主,劝男主说别去管复仇继续过快乐的日常生活。男主面临选择。

男主的一个选项是继续复仇。仇恨的来源在之前的故事叙述中一直瞒着男主和玩家,象征着仇恨的附身幽灵一直在惹人烦,惨案的真相和男主的过去在结局不久前才安排一名次要角色以第三人称视角不带感情地干巴巴地说了一遍,虽然事后细想能意识到这是极为深重又凄惨的血海深仇,但这里突然对没记忆的男主和不知情的玩家平平淡淡地讲出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与男主自己不相干的别人的事一样。

男主的另一个选项是放弃复仇过日常生活。TE路线前半段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一段校园日常生活,剧本质量极高,男主和一群小伙伴在毕业之前又是去泳池,又是去卡拉OK,又是打篮球,又是搞感谢日,又是去联谊,和女主不停放闪发糖,男主玩的又爽又开心,日常又欢乐又甜,以第一人称视角和男主一起体验这段剧情的玩家也推得又爽又开心。

男主要选择去复仇还是去过日常生活。回想前面的剧情,因为剧本家没有强调过所以仇恨的情感没有留下什么印记,虽说母亲和恋人全家死了,曾经繁盛的家族只剩自己一个人了,几百人的冤屈不得昭雪,但反正那些惨死的亲朋好友并没有被剧本家安排在游戏里登场过,“我”不认识。既然“我”不认识,对“我”来说这些仇恨就不存在。作为恋人的樱本人就是在十年前死在仇人手上的,死后还被迫身体变成干尸灵魂化为怨灵用来镇压神灵降下的灾害,但剧本并没有强调这一事实,“我”就没有注意到。既然“我”没有注意到,对“我”来说这一仇恨就不存在。既然仇恨不存在,父亲以及亲朋好友几百人的冤魂天天催着复仇就是在忽悠“我”,把不属于“我”的仇恨强行加到“我”身上。反过来日常生活的快乐“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天天和小伙伴们聊天打屁爽的不行,去复仇把仇敌杀了“我”就变成罪犯了,变成罪犯“我”就没有光明的未来,不能天天和小伙伴们聊天打屁了,那可就太糟糕了。

选择复仇是合理的,但是情感浓度低,情感体验是负面的,选择放弃复仇过日常生活按照常理本应是不可接受的,但是情感浓度高,情感体验是正面的。搭配上优秀的演出和极为出众的音乐,高潮时樱的幽灵出现一波煽情,就这样从常理看来放弃复仇这一本来绝对不可接受的选项,居然在情感上获得了说服力,说服了男主,也说服了玩家,选择摆烂放弃复仇继续过日常生活是正确的选项。如果抛开剧本家的叙述技巧,把哪年发生了什么事的客观事实按照时间顺序写成剧情梗概给人看的话,随便哪个读者都会大骂傻逼的剧情,居然能被掰成只是有争议的剧情,居然能说服许多玩家河野初雪放弃复仇这件事做得没错,居然让许多玩家收获了感动。做到了寻常剧本家不可能做到的事,这就是天才文青剧本家的实力吗。真有你的啊新岛夕(赞赏)。

 

音乐极为优秀,没有这音乐加持新岛夕还真搞不出这么离谱的剧本,恐怕一发行就会被喷为粪作而不是争议作,真有你的啊水月陵(赞赏)。

画是普普通通的废萌风格,说不上出彩但也还不错。声优配音很不错,清水爱、佐本二厘、桐谷华、杏子御津,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了。

题外话1,游戏里明明有2月29日这一天,那个提到了很多次的1095天是怎么回事,不应该是1096天吗。

题外话2,这作的一些用词很洋气,比如Ghost、Ghost Child、精灵、拿着把西洋剑喊Banish之类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细看之后会发现,Ghost就是怨灵,Ghost Child就是怨灵附身,精灵就是守护当地的神祇,Banish就是拿着把退魔灵刀强行祛除怨魂。本来以为会是什么西洋魔术的设定,结果全是很常见的传统神道、阴阳术概念。在另一种意义上挺出乎意料的。

分享到:

全部评论

登陆 后方可回复, 如果您还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